古希腊教育的高峰——雅典学院(拉斐尔画作)
*来源:思想室(ID:Andy_Wang1984),作者:王学斌
2011年底,我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闯入教育行业。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开创一番全新的教育事业。我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总觉得自己可以和别人不太一样,要做就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我在心里想,我一定不会为“应试”而从事教育。于是,我被各种“新教育”,“创新教育”,“新学校”、“新观念”所吸引,觉得教育可以走一条“新路”。
当时,我有点“唯新主义”,只要和“应试教育”不太一样的新观念、新方法,我都大胆尝试。我主要教授高中人文学科,当时和几位老师一起研究和实践“专题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深度思考,收效良好。我注重学生学习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引导,觉得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比教会他们确定的知识更为重要。我注重学生学术水平的提升,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文本,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我学习最新的教学技术,应用多媒体设备使我的课变得更加生动,活跃,以便吸引学生。我尝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综合活动、体验式学习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带学生在教室外上课,体验春华秋实的自然风貌,让学生体验自然的美。我还接触和学习了“国际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对“创新教育”的思考和应用能力,也极大拓展了自身的教育视野。我觉得我已经掌握了教育的精髓,那就是利用各种有别于应试教育的“创新方式”,做出不一样的教育。但是,2018年开始,我逐渐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领域中,基本上都是欧美教育的理念、话语和技术,仿佛中国教育人只能学习欧美,再没有其他自救的办法。另外,中国的很多“创新教育”其实也只是学到了欧美教育的皮毛,很难真正学到欧美教育的核心精神。这样一来,不少“创新教育”就变得概念化,肤浅化,有华而不实之感。
孔子讲学图
2019年,我决定离开北京,加入武汉的一所创新实验学校。这所学校小而精,和我在北京的两所大学校的规模不能相比。但这所学校也有她的特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回归和重视。在北京的八年,我所吸收的全部“创新教育”几乎都是欧美的舶来品,我所钦慕的“民国教育”,也是大量学习欧美教育的结果。所以,之前我并没有特别重视中国古典教育的价值。长期以来,中国古典教育仿佛成为“保守”、“落后”的代名词,被污名化,被唾弃。人们一想到“古典教育”,就觉得那种教育充满专制、压迫,与“现代精神”完全不符。但通过跟一些同行的学习,我重新研读了《论语》、《大学》、《中庸》、《学记》、《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传习录》等中国古典教育的经典作品。极大丰富了我对中国古典教育的理解。在《论语》中,我看到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至高的美育场景,看到了“夫子温良恭俭让”这样至高的人格典范;在《中庸》里我读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样率性自由的个性教育;在《学记》里,我看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斅学半”、“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等了不起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在《大学》里,又有中国古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教育理想;在《曾国藩家书》里,我读到“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等可贵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这些东西对我都是一种“新”。就像欧洲“中世纪”的后期,欧洲人重新发现古希腊的美,从而回归到人文主义。几千年前的东西,一下变成“新”东西,大放异彩。
在创新与崇古的双重教育之路上,我都看到教育中非常宝贵的一些精神。教育需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向所有文明学习可学之处;需要面向未来,增强孩子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能力;需要不断“创新”,用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需要从古典思想中汲取养分,吸收经验,保存一部分良性的民族性格。所以,我们既要学习欧美专业的教育技术、前沿的教育探索,也要吸取古人对人格、性情、修养的熏陶和教育。只有真正的兼容并包、开放自由,教育才有活力和持久性。
“兼容并包”成就西南联大的教育神话
但是,当我们认为一切“新”的东西都是好的,从而成为不断逐新的“唯新主义”者,那么,我们一定会被各种潮流牵住鼻子,疲于奔命,没有定见;当我们认为一切欧美的东西都是好的,从而成为一个“唯欧美”者,我们也会有视觉的盲点,从而丧失客观的理性;当我们成为一个“唯国学主义”者,认为我们的老祖宗“天下第一”,我们也会被古人的某些偏见所遮蔽,不能理性的思考,谦卑的学习。在我看来,以新攻旧、以旧攻新、以西攻中、以中攻西、以古驳今、以今弊古都不可取。任何绝对的、单一的固执和偏见都会引起教育的偏差。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我们都应该对教育有某些定见,这样才不会被各种观念扰乱。但我们也一定要有开放的胸怀和精神,吸收各种教育的优长,保证教育的开放性和生命力。
了解过很多教育形态后,我觉得也许好的教育从来不分古今中外。创新和崇古发展到极致,都有可能成为“伪命题”。古往今来,虽然人类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但人还是一种人,人心还是那个人心。教育大概都是在指引人走向着真、善、美等终极价值。这个时代,我们往往只是向前看,被各种“新”所迷惑。但教育的价值可能永远都是关心每一个具体的人,帮助每一个具体的人成就最好的自己,成全每个具体的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无论孔子的“因材施教”,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大概都在强调教育中,具体个人的核心地位。看不到具体的人,就没有教育。所以,创新但不唯新,崇古但不守旧,变中有定,定中有变,不被各种概念所迷惑,不被各种口号所湮没,不偏执、不闭塞,我们才算有了一双“教育的慧眼”。教育就是人关心人,人启发人,人成就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