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记者从市生态创建办获悉,我市出台了《海宁市规范工业边角料收集运控机制》,这是嘉兴市首个专门调节工业边角料收集运控长效管控机制,为破解垃圾难题开辟新路。

timg (1).jpg

(网络图)

目前,我市正处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时期,产业经济正朝着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大方向进发,反映在工业边角料的产生上,就体现出总量大、门类多、较分散的特点,处置难度比较大。据了解,全市一天产生的各类工业边角料可达250多吨。以皮革制造业为例,自从皮革城触电“互联网”向时尚产业转型,就孵化出许多原创设计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产生的工业边角料一天有几公斤至几十公斤,量少且分散,更容易出现乱倒乱放,存在溯源难的问题。”市生态创建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破题,从建章立制开始。我市重点针对工业边角料建立《海宁市规范工业边角料收集运控机制》,以减量化、规范化、可溯化、市场化为原则,对各类垃圾从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到收费处理所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规定。

“机制明确了‘专袋收集、专地存放、专车运输’制度,且要求各镇(街道)使用固废转运‘四联单’,发送方、承运方、接收方各执一联,接收方确认验收后再签字返还发送方。”该工作人告诉记者,这样不仅实现固废转运全面“闭环式”管理,还可进行溯源。

海洲街道为每个村都定制工业边角料收集袋,在其“专属”收集袋上明确印有各村社名称。海洲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一旦发现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混入情况的,将要求相关责任单位重新分类后入库,“自从印上各村庄的名称后,大家分类的意识更强了,很少有垃圾混装的情况出现。”

记者了解到,该机制还根据“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规定了工业边角料收集处置相关收费标准。由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属地核定企业产废(工业边角料)总量,企业在核定总量范围内的按基准收取,超过核定总量的实行累进加价收费。我市已在马桥街道(经编园区)率先试点工业边角料收集处置累进加价收费机制,倒逼企业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力度。目前,马桥街道(经编园区)工业边角料的产生量日均减少达到25%以上。

自我市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全市已整改工业边角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固废环境问题719个。“环境问题不能光治标,更要治本,因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出台有关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入良性发展轨道,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好基础。”该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