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017年广东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开幕。本次论坛由广东省体育局主办,以“开放·共享·聚合体育产业新动力”为主题,由主论坛、分论坛、移动分论坛、体育之夜几大板块组成。论坛上,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林瑛代表官方发布了《2017年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报告》,报告准确定位了广东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内涵。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有各类体育企业近万家,体育产业增加值约占全省GDP1.37%,居各省前列,但广东体育产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表示,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开放心态、共享资源、聚合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广东体育产业基础雄厚
规模多年居全国前列
目前,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也尚有优化的空间。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省体育产业总产出3208.45亿元,增加值999.7亿元,占我省2015年GDP的1.37%,总产出约占全国体育产业的18.19%。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在我省体育产业总产出与增加值中占比最高。体彩销量稳步提高,近五年来共销售719.37亿元,筹集公益金178.26亿元,居全国前列。
我省体育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我省体育服务业总产出844.07亿元,占总产出的26.3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497.88亿元,占增加值的49.8%。
体育制造业优势明显,2015年我省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出2350.58亿元,创造增加值498.98亿元,占全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49.91%。当前,在我省体育产业结构中,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火车头地位非常明显。无论是体育产业总产出、增加值,还是从业人员数量,都是全省体育产业诸多行业之最,在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
2017年,广东体育部门坚决执行国家及广东省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科学引领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构建体育产业交流与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其中,省体育局今年已组织调研组对全省各地级市及重点体育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了解各地体育产业发展情况、遇到的困难、需求并听取各地对我省制定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评选办法的建议。
当前我省体育产业发展虽然具有经济基础雄厚、体育自然及场地资源丰富,产业规模大等优势,但面临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民健身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机遇,我省体育产业也面临着相关的政策法规尚未健全、体育市场的培育力度不够、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多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
拟提请省政府将体育产业列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未来几年,广东体育部门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展理念的内涵。在提高政府的“输血”功能的同时不断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坚持以政府宏观引导扶持为前导、市场企业微观运作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帮助,在政策落地方面,广东省体育局将继续完善省发展改革委和体育局牵头,财政、国土、税务、金融、旅游、文化、科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工作协同机制;同时拟提请省政府将体育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体育产业工作纳入对各地区的工作考核内容。
体育部门将继续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配套办法,对接有关部门,形成政策支持体系,重点在以下方面对接好政策:一是落实体育产业可以享受文化产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协调金融管理部门,建立起针对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及金融支持平台;三是对接税务管理部门,落实好税费价格优惠政策。包括对于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广告性赞助、公益性广告费等支出的税务优惠;对体育学校以及体育服务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体育企业排放污染物等的税费优惠,等等;四是在支持中小体育企业发展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五是协调国土、规划等部门共同研究编制体育产业用地规划,落实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城市与社区配套政策。
王禹平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就必须把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广东体育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广东体育产业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全民健康,才能全民小康。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开放心态、共享资源、聚合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王禹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