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沓剧情可从限制集数下手(漫画/陈冬)


三四十集如果增至60集,成本压力就迎刃而解了。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回忆杀、慢镜头、配乐凑以及配角甚至群演加戏,把主演演出的戏份分摊在更多的集数中。典型例子是《楚乔传》永远活在下集预告和前情回顾里的男主角——有人统计过,男主角林更新在剧集的后半段中每集的平均出场时间大约为2-3分钟。

问题
电视剧集数越来越多 剧情越来越拖沓


关注一下今年热播的剧集,《孤芳不自赏》虽然主演严重缺席拍摄,但在抠图技术人员和替身的联合努力下,片方还是剪出了62集。而且这样影响恶劣的剧集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几十万罚款都没有。

另一部玛丽苏大戏《楚乔传》,后期剧情极度混乱无序,甚至有些情节都无法正常衔接,67集。相比之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抻长的方式,只是增加主要配角戏份以及让两位主角多撒些不推进情节的糖,58集绝对是业界良心。虎头蛇尾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当初开拍以及前期的新闻发布中都显示为50集,最终播出时是74集。

古装剧几乎全线注水,都市剧也没好到哪儿去。《欢乐颂2》为了打发多达51个品牌商,戏不够音乐凑回忆凑吵架凑,被生生扩展成55集;与它相比,绵延两代人恩怨,加之身世之谜等经典狗血桥段的《因为遇见你》,故事跌宕起伏百转千回,56集真的不算多了。

再之前,96集的《武媚娘传奇》,81集的《芈月传》,即将播出的《如懿传》有90集,《赢天下》片方公布为80集,但据说播出时经重新剪辑逼近百集并非不可能。《克拉恋人》开启了都市剧大幅注水的先河,人们发现即使是什么都没表达的都市小言剧也能播68集——即便后半段原本的男主角Rain已经完全消失无踪;在2018年湖南卫视推介会上展示的重头都市小言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预计为72集。

从前,我们的电视剧不是这样的,《士兵突击》、《潜伏》、《亮剑》、《裸婚时代》都是30集。再往前,经典的87版《红楼梦》只有36集、全面记录展示一个家族一个产业沉浮的《大宅门》40集、引领高端历史剧一时风潮的《雍正王朝》44集。而承载几代人回忆的83版《西游记》只有25集、跨越三十年写尽民族产业兴衰的《大染坊》不过24集、而刷新了无数人爱情和婚姻观、一举奠定王志文江珊地位的《过把瘾》居然、真的、简直不可思议的,只有8集!

原因
“注水”是为了稀释成本


电视剧越来越长,明明三五场戏就能交代清楚明白的事情要说上一集,许多情节都毫无意义,台词更是废话连篇。这样的拖沓冗长会不会让电视剧节奏变慢、剧情松散?当然会。那为什么还要这样注水抻长?因为钱。

建一个电视剧项目,服装、制景以及其他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费用大多都是按工作时间走打包价,比如80天多少钱,100天多少钱,增加一些他们的工作强度问题并不大,而衣服和布景这些先期东西,用在30集里和用在50集里是完全一样的,但平摊到每一集里意义则完全不同,按30集规模花出去的钱,现场每天多拍摄一点,给配角多加几场戏,到后期制作剪辑成40集甚至50集的完成片来卖,对成本的稀释效果显著。早些年这样做的公司并不多,只有少数无良片方。但随着演员的片酬如坐上火箭般飞涨陷入畸形状态,让整个产业的所有链条都沦为为演员打工后,即使是优质片方也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方式。

记得多年前,我从事媒体工作不久,发生了李保田先生状告片方的新闻,只因为他主演的电视剧《钦差大臣》与他签约时是30集,而播出时片方想将其注水“抻”至40集(最终在纷乱中只追加到了33集),较真的李先生一怒之下将片方告上了法庭。这则新闻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因为现在既没有李先生这样“轴”的演员,也没有这么心慈手软的片方。片方的注水动辄十几二十集,甚至集数直接翻倍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片方变得这样凶残,一方面当然是对利益最大化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是迫于演员高额片酬的压力。

最夸张的例子是夏天开拍的一部都市剧,女主角一个人的片酬占了整部剧投资的一大半,片方如果不大幅注水抻长集数,很可能无法收回成本。最初只是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后来大部分线上的演员都采取了按天数收片酬的方法,而不再去关心最终作品的集数到底是多少。这样给了片方很大的操作空间,一位大牌或高人气的演员给了片方80天,这样的时间大约够拍摄30集,如果导演、演员、各环节都给力,可能拍40集,再多就是逆天了。但是,在按集卖剧的前提下,三四十集是绝对不足以让片方赚取足够的利润的,但如果增至60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回忆杀、慢镜头、配乐凑以及配角甚至群演加戏。把主演演出的戏份分摊在更多的集数中,仍然是《楚乔传》,永远活在下集预告和前情回顾里的男主角,有人统计过,男主角林更新在剧集的后半段中每集的平均出场时间大约为2-3分钟。

播出平台倾向购买能制造话题的“长篇”

对于电视台来说,它一年播出的电视剧集数是固定的,用来买20部35集的电视剧和10部70集的电视剧,资金占有量几乎是一样的,但长剧更容易取得好的播出效果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播出平台也更倾向于长剧。观众对长剧的黏性更高,现在的社交媒体对收视和话题的引导需要时间来发酵,30集左右的作品半个月播完,就算口碑好,没等到口碑和话题起来或者说刚刚起来剧集就结束了,更长的传播发酵期,获得更好播出效果的几率明显增加。更好的播出效果意味着更高的广告收入,在这个过程中,仅有障碍就是,因口碑传播中途进入的观众可能对先期剧情的不了解而导致因无法进入或产生黏性而放弃,但如今的视频网站可以反复回看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唯一遭殃的也许就是观众,不是观众的品味下降了,而是观众只能看注水的电视剧,因为世面上几乎找不到不注水的电视剧,如果你对电视剧有更高的要求,那你只能不看国产电视剧。

几年前,曾有媒体报道,2009年央视影视部一度曾规定:不再购买、播出30集以上篇幅电视剧。有关领导透露理由是“观众反映,电视剧注水现象比较严重,长剧不太好看”。但最终不知为何不了了之,比起限制演员的片酬,电视剧的集数毕竟是死的,是否遵守相对容易监督审核,如果连每集的时长也有一个指导价就更好了,毕竟某当红卫视也不是没播出过二十几分钟一集的电视剧,更不用说长达十分钟的上集回顾和下集预告,观众连续两天看到的内容竟然有高达三分之一是重复的。电视台以这样隐藏的方式在首播时其实已经夹杂着重播,但观众为了新的剧情不得不看下去。如果有关部门真想拯救观众于水火,更需要限制一下电视剧的集数——咱先定个小目标。